灯引烛光

灯引烛光

「烛音」Vol.02 惬意慵懒时日

6
0
0
2025-07-22

「烛音」是灯引烛光博客的推歌环节,每几周更新,会附带推荐理由,甚至长篇的生活经历。这是该栏目的第二期。

高考季告一段落。尽管出成绩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之间仍有着约20天的时间,对于大部分人也可算是尘埃落定,了却一桩事。

作为难得清闲的暑期假日,这段久违的空窗期无疑是一段难得惬意慵懒时日。因此锚定了本期的主题。

おしんこ

出来吧,木柜子痴!

即使你不是少女乐队动漫的受众,也很容易被这样轻松的旋律俘获。作为《Girls Band Cry》番剧中日常剧情的常用BGM,套用一句网易云评论;“真是一首神奇的曲子,感觉听着做什么事儿都不奇怪。”

在日语中,おしんこ/渍物是日本料理中常见的咸菜,恰恰印证了上述观点,非常百搭。

海参崴

V在燃烧与周麟与少年宫遗事合作的一首Indie Rock,收录于EP《V1》。

如果说丁歌是与V在燃烧邂逅的路口,那么往下走,《少女沉江》和《超脱 Detachment》则将听众带入了他真正的独立音乐世界,他们的曲目数量分别是3首、5首,《V1》也是5首。不致量大管饱,但也轻巧可人。

我挺讨厌那种一周发一首,直到将整张专辑发行完毕的宣发策略,哪怕这种策略在我的聆听范围内只在没那么注重整体感和叙事氛围的专辑中使用。客观来说,这让我确实多循环了几遍每一首歌。

以我对摇滚曲风的浅显认知,前奏有些俄式Phonk的忧郁——好吧,可能是我只在这里有过类似的感觉,毕竟海参崴真的是俄罗斯的一座城市。人声漂浮在合成器的SynthWave上,镶边和延迟的回响交织着为少年的声音赋予迷离的颓丧;寥寥八行歌词,也以“粘稠的风”、“低矮的灌木”勾勒出逼仄压抑的空间,人被裹挟着以主动的姿态被动“痛饮”着骤雨,妥协怅惘在海参崴所逝去的。

エミュレーション (mode星宮とと)

上述评论很好的传递了我所想表达的类似想法。看着封面的可爱fumo,微微泛黄的暖色调仿佛置身后室,但是没有怪物,只是洒落着一瓶瓶杏仁水,冒着泡泡,裹着人逐渐合眼。

发现这首歌的契机是MISTERK在《听风吹》中对这首歌进行的采样。第一次听的时候,博客还在用Wordpress,只有两三篇不成型的文章,我坐在租期即将到期,等待搬离的时候,一边用降噪耳机循环过滤窗外的疾风骤雨,一边对着电脑屏幕记录着搬家的想法。

很多场景下,你都会乐意播放这样的曲调。如果那天不是圣诞节,那电棍跑刀的时候也未必就要放《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但无论如何,他跑起来了,然后在正确的下水道驻足,摸出大红,轻声道出“圣诞快乐”。我想就是这样的感觉。

生活他欺骗了我!

高考后的暑假可能是最轻松的一段时间,可能。
许多父母会反复描摹大学生活的美妙图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熬过高中的艰苦卓绝时光,孩子们终究是要醒悟,生活他又欺骗了我!前一分钟的曲调很轻松,但HOOK画风一转,用略显沉重的朴实白描刻画生活的甘辛两面。好吧,疯狂以后又是个全新的一天,末尾副歌段重回愉悦的曲调,何尝不是一针迷茫失意者的强心剂呢。

后记

「烛音」比我想得更难保持稳定更新,问题不在于想一个适切的主题和找歌。对于非专业的音乐听众,要像UPEE、音Talk那样,对于歌曲的乐器组织、旋律曲调、人声诠释等元素行云流水地编排出大段描述性文字,或是对歌手本人的背景动向有充分了解,都太难了。

不过总之,这还是一件好事。SunoAI生成的音乐很容易骗过未经训练的人类,但公开最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比如Kimi-Audio,也无法在输入一段音频后给出几句切题的评价。这和论文不一样,人类已经会被AI“创作”的音乐创来创去,而AI还未能装作理解人类创作的音乐。

于是,取巧的办法是,联系现实、联系个人经历。在高中议论文素材匮乏的时刻,谁懂小学母亲送自己去医院的情节被反复咀嚼的救赎感呢。